技教相融展幼师风采 携手共创育信息时代

 620日上午,上城区-萧山区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技教融合”教学展示交流活动在上城区笕桥第六幼儿园举行,中国教师教育网联合网易新闻浙江教育在线同步直播。针对参加第三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的实施单位以散布在不同区域不同规模的民办幼儿园为主这一特点,区域在培训过程中采用了项目化协同、集团校联训、园际间研讨和跨区域交流等创新研训形式推动信息提升工程2.0项目的有效开展。



活动特别邀请了浙江师范大学教授、浙师大科普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省提升工程2.0核心专家组阮高峰,萧山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省提升工程专家组成员余晓明,上城区教育学院副院长、浙江省特级教师、学前教育专家汤肖丽担任点评嘉宾。上城区社区学院相关负责人、区各民办幼儿园业务负责人以及骨干教师参加本场活动。活动通过“网易新闻浙江教育”直播,访问量达到31万多人次。




此次活动参加展示的四位老师都是经过园内初评、区教育网内教学视频评比后被推荐参加现场展示的优秀代表,她们在教学展示中真正地将信息技术实际应用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从整个教学过程中可以看出教师们对课程是精心设计的,制作的软件应用也非常娴熟。

萧山区河上镇大桥幼儿园李世超指教的大班科学《解救小熊》活动设计中,充分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辅助教学运用,用黑屏小洞猜谜的形式激发幼儿兴趣,通过“调查案情”,孩子们亲手操作蒙层揭秘、匹配连线、手电筒寻找等,引导幼儿发现、分析线索,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简单的归类、判断和推理,发展孩子多维度的思维能力。



萧山区临浦镇第一幼儿园孔炜红在大班美术《水稻小人》活动中,运用传统的课堂模式教学+新媒体技术的运用,改进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利用动画演示大师和互联(metademolab)网站进行编辑,让画动起来。利用动画、声音、视频、游戏等多种多样的手段直观地为孩子们呈现课堂内容,加深孩子的理解。特别是课堂活动功能,利用有趣生动的游戏实现了孩子与新媒体技术的互动,让孩子在互动中增加趣味,增长知识,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上城区三新幼儿园朱微在小班科学《有趣的海绵》活动中,老师利用视频与PPT结合的方式,使得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在转盘的转动下,幼儿能跟着步骤感知海绵的特性,改变了教师现场操作的繁琐和意外因素,让幼儿直观形象地看到海绵搬运水的神奇力量,引发幼儿对海绵的探究。



上城区笕桥第六幼儿园王敏在小班数学《方块小兔过生日》绘本活动中,教师利用希沃白板将绘本展现在平台上,并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辅助下,小班幼儿能够用点一点的方式进行情景再现,让孩子们身临其境,仿佛参与到过生日的情节中,通过猜一猜的方式打开礼物盒发现惊喜,通过连一连的方式匹配形状,引发幼儿对已有经验的判断与匹配的兴趣。



展示活动结束后,上城区汤肖丽副院长对来自两区的四节教学活动给与了高度的肯定,表示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应用进行了巧妙的结合,角色形象展现的魅力、故事情节的情景和氛围的创设、快速展现了不同季节,以及精准的传递信息,都是很好地利用了信息技术,又从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的视角上对每一节教学活动详细地进行了点评。



萧山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余晓明从信息技术提升工程项目和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上进行了点评,他表明本场活动效果显著,他指出“技术是可以改变我们的课堂的,但是我们的技术是不能定义课堂”,教师才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关键,技术落地都是要通过教师来实现,本质是提供便捷的信息呈现方式。



最后浙江师范大学阮高峰教授倾情指导。他认为在这个收官之际,举办两区之间的成果展示与经验的交流活动,是非常有意义的。隔江相望的两区有着不一样的教育文化特点,在这样的跨区域交流活动中,大家对智慧教育、对于基础应用的观点进行融合,来孵化出更多的新想法和新做法。阮教授强调技术支持的教学活动,要以教学活动为主,在学前教育的领域中发挥它有价值的作用,并期望多一些集体学习和个性学习的融合。通过这样的一个活动来做一些展示,做一些交流,有助于我们在未来把这项工作深入推进。



专家点评结束后为四位展示教师进行了颁奖仪式,各位专家以及相关负责人与执教者进行合影留念。



第三期信息技术提升工程2.0即将结束,但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探索、实践之路漫漫,每位老师必将继续前行,未来可期。